關懷家中主要照顧者的情緒困擾
協助心理調適與支持 心悠活 周甲錡醫師
您家中也有需要照顧的長輩或家人嗎?
台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,且長期慢性疾病而導致失能的患者明顯增加 (像是失智症、癌症、中風、精神疾患與多重慢性疾病等等),大部分都需要日常生活上的協助與照護;隨著醫學越來越進步,這些患者到終老之前,需要被照顧的時間越來越長,照顧者要付出的心力也越來越多。
根據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的研究調查顯示,長期家庭照護者常常會有焦慮、心情低落、失眠等症狀,而罹患憂鬱症的比例也比一般人高
照顧者常會面臨的很多困境,如: 需要長期獨自照護病人、要承受生病者的負面情緒、缺乏他人的關懷與支持、個人的人際互動與社交生活缺乏、為了照顧家人無法工作或是承受莫大的經濟壓力等情況。
通常照顧者在長期照護的壓力和負擔過量時,生理上會先出現一些警訊:常感到疲勞與疼痛、容易頭痛、失眠、免疫系統減弱或頻繁感染等症狀。心理上也會出現一些情緒困擾的跡象,像是感到身心疲憊、無助、不知如何調適;情緒也不易控制,開始對家人不耐煩、不想照顧,甚至出現罪惡感,讓心情更加沮喪、憂鬱,容易出現負面想法,對生活都失去興趣與希望,變得連自己也無法好好照顧自己。
身為照顧者的您也有下列症狀嗎?
.身體疼痛
.易疲勞
.容易頭痛
.失眠
.食慾增加或減少而導致體重改變
.免疫系統減弱或頻繁感染
.焦慮
.憂鬱
.感到精疲力盡
.易怒
.對喜歡的事物喪失興趣
.負面想法與自殺念頭
如果有上述身體與情緒症狀,鼓勵您尋求專業精神科團隊的評估與幫助,別讓自己也生病了;除藥物治療之外,也可以搭配心理諮商與家庭資源整合協談,並提供外界資源資訊轉介。讓我們關心您的情緒困擾,陪伴您一起面對辛苦的照護過程。